4月20日,英国媒体专访了乌干达的同志妈妈丽塔(Rita),讲述了她从否认儿子是同性恋到接纳并帮助其他同志父母的经历。
敬每一位孽子。或许《孽子》依然是我们的名字。但是抱歉——经过了这许多年,孽子们终于知道,我们并没有对不起谁。这一切,可能都是白先勇笔下的那座公园开始,后来的故事,则是所有「孽子」们所共同谱成的。
在西班牙的一本儿童读本里,给出了家庭的各种形式,其中包括两个父亲和两个母亲的家庭。有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家庭的形式不再有单一模板,而是多种多样。LGBT家庭的孩子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家庭类型,这更有利于推动LGBT权益和改善LGBT家庭的孩子受歧视的情况。
据港媒3月24日报道,香港中文大学参与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的受访家长期望孩子向自己出柜。这项调查从2018年1月开始,截至2020年6月,机构共访问687名18岁至35岁的同志青年及其家长。
香港小童群益会与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一项关于同志青年及其家长精神健康的研究,发现接近一半受访家长表示,当孩子向他们出柜时,第一反应是不接受或完全不接受;亦有55.2%的受访家长曾经因为孩子的性倾向而感到绝望,更有64.4%自我责备。
近日,一位美国女同写信给《俄勒冈州报》(OregonLive)“亲爱的安妮”栏目,讲述了她因为同性恋身份而众叛亲离的经历。自她选择出柜后,母亲和妹妹便开始与之疏远,甚至妹妹以“姐姐是同性恋”为由霸占母亲所有财产。以致其母去世后,妹妹成为唯一法定继承人,获得全部遗产。
内科医生伊恩和精神科医生艾伦有17年的伴侣关系,8年前,兽医杰米加入这对伴侣,3人共组家庭到现在,对于外界的议论纷纷不在意。这个多元家庭的还有2个下一代的成员,分别是3岁的女儿和1岁多的儿子。
《家庭不安全(Not Safe at Home) 》这份报告记录了牙买加普遍存在的反LGBT暴力,委员会引用了这一结论:“许多(牙买加的LGBT人士)生活在持续的恐惧之中。他们被嘲弄,受到威胁,被解雇,他们被殴打,强奸,甚至杀害。”
据《马耳他日报》(Malta Today)2月9日报道,马耳他共和国一位父亲强迫其幼子从8岁起便接受女性性工作者的“服务”,至今已长达5年。
在韩国,非婚同居、长期室友等平时以家人形式相处的人群,一旦遇到生病手术、死亡下葬、申请社会福利等问题时,常因不是法律认可的亲属关系而触礁。据韩联社1月26日报道,韩国政府将推动修改民法,重新定义“家庭”概念,这些人日后有望被认定为“亲属”,享受应有的权利。